(網經社訊)3月30日,京東集團旗下京東工業、京東產發分別正式向香港聯交所遞交招股申請。“京東系”目前已有包括京東集團(數字零售)、達達集團(即時配送)、京東健康(數字健康)、京東物流(綜合物流)等四家上市公司,一旦分拆上市成功,京東旗下就有6家上市公司。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電商快評給予解讀!(詳見網經社專題:http://www.gxcxy.com/zt/jdgyss/)
觀點一:業務規模顯著增長 連續三年保持盈利
招股書顯示,京東工業2020年至2022年營收分別為68億元、103.45億元、141.35億元;毛利分別為13.82億元、19.27億元、25.4億元。2022年京東工業的交易總額達到223億元,2020年-2022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38.4%。京東產發是現代化基礎設施開發及管理平臺,主要包括物流園區、產業園區等,提供定制化、全面且智能的基礎設施解決方案。2020年收入5.82億元,2021年以37.2%的增速達到7.987億元,2022年進一步以190.3%的增速發展到23.2億元。
而與京東工業同處工業品電商賽道的震坤行也于3月7日遞交了IPO申請,震坤行2020年至2022年營收分別為46.864億元、76.546億元、83.152億元。同期,震坤行GMV分別為50億元、86億元和94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7.3%。
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B2B與跨境電商部高級分析師張周平表示,受益于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京東工業實現了在業務規模顯著增長的同時,連續三年保持盈利。和同處工業品電商這一領域的震坤行相比,京東工業存在包括:規模體量相對領先以及基于京東集團的生態體系有流量及資金的加持等優勢。隨著京東工業的業務規模持續擴大,或將通過本次赴港IPO進一步放大“頭部效應”。
觀點二:業務分拆實現估值重塑 “京東系”總值破萬億或迎來上市潮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知名互聯網專家郭濤表示,京東集團分拆京東工業與京東產發的初衷,一方面可以是進一步提升組織敏捷性,讓集團和業務公司更快速有效的進行決策、快速響應市場變化的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業務公司后期獨立融資與上市,進一步提升相關業務線的競爭力,實現估值重塑。
目前,“京東系”已有四家上市公司,分別為2014年5月赴美上市的京東集團、2020年6月登陸美國納斯達克的達達集團、2020年12月掛牌港交所的京東健康,以及2021年5月赴港上市的京東物流。隨著京東工業、京東產發的分別遞表,如果這兩家公司成功上市,京東上市矩陣就會達到6家。以及京東科技已于2022年1月提交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審批材料,或即將遞表港交所。截止2023年3月31日15點,“京東系”總值達10037.86億元(單位:人民幣)。分別為:京東集團(市值4781億元)、京東健康(市值1621.92億元)、京東物流(市值816.82億元)、達達集團(市值153.35億元)、京東科技(估值1978億元)、京東產發(估值549.42億元)、京東工業(估值137.35億元)。
“隨著京東集團分拆動作加速,接下來“京東系”或將迎來上市熱潮。對于包括京東在內的互聯網大廠來說,業務分拆能帶來包括:一是獨立上市能夠讓各自業務的市場價值更高,實現新一輪價值發現;二是有利于打破業務之間相互依賴,同時促進各個業務形成獨立的盈利能力等。”張周平表示。
觀點三:工業品電商市場逼近萬億規模 頻獲資本青睞
工業品電商是指提供企業非生產性物料(MRO)及生產性資料(BOM)服務,是購買以后用于企業加工生產或經營的產品。近年來,我國工業品電商市場屢獲資本市場的青睞,各大投資機構紛紛布局。在京東工業遞交IPO前夕,還獲得了3億美元B輪融資,此前在2020年5月,京東工業還獲得了2.3億美元的A輪融資。另據“電數寶”電商大數據庫(DATA.100EC.CN)顯示,2022年中國工業品電商領域有9家平臺獲得融資,融資總金額約15.9億元。2022年中國工業品電商市場規模達9500億元,同比增長10.46%。
張周平表示,當前,工業品電商領域主要玩家包括:1)頭部玩家:1688工業品、京東工業品、震坤行、鑫方盛、西域、銳錮商城等;2)腰部玩家:工品一號、固安捷、易買工品、工品匯、萬千緊固件、好工品、海智在線等;3)尾部玩家:工控貓、愛安特、盛世云商、工牛、沂川商城、三塊神鐵、來設計、好品數字、零件邦、佰萬倉、螞蟻工場等。
工業品電商在未來發展上,要以互聯網為依托、深度服務工業品流通企業的電商平臺正在成為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包括:一是在企業數字化轉型大背景下,工業品供應商與采購商將不斷加快線上布局趨勢。二是工業品B2B電商平臺將提高工業品供應鏈上下游供需的智能匹配能力,盤活供應鏈,深度賦能產業端,快速響應市場的需求變化,提升供應商與采購商的交易效率, 張周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