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經社將“泛電商”定義為以互聯網為依托的所有實物、服務和虛擬商品的在線交易行為和業態,主要包括以大宗商品和工業品為主的產業電商、以消費品為主的零售電商、以在線外賣、在線旅游、在線教育、在線租房、在線醫療、交通出行等為代表的數字生活及跨境電商、物流科技、數字健康等。
“獨角獸” 指代那些具有發展速度快、稀少、是投資者追求的目標等屬性的創業企業。標準是創業十年左右,企業估值超過10億美元。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創業與投資方向、行業熱點乃至未來趨勢,其中以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科技類為主流。(注:本報告“獨角獸”定義不考慮創立時間)
據網經社電商大數據庫“電數寶”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泛電商“獨角獸”數量90家,同比2021年99家下降9.09%,此外,2019年113家、2020年115家。
“電數寶” 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泛電商“獨角獸”有90家,總估值達48258億元。
“電數寶”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泛電商“獨角獸”企業多為5-10歲,成立時間主要集中在2011至2017年共86家,占比達74.4%,其中2015成立數最多,達19家。
“電數寶”數據顯示,北上廣等經濟發達地區以其區位優勢名列前三甲;其中,北京30家,上海19家,廣東17家,浙江10家,四川6家,江蘇5家,湖南、湖北、西藏各1家。
產業電商“獨角獸”9家,總估值1150億元,占比2.38%;據估值排名依次為:致景科技、東工業品、能鏈集團、樹根互聯、易久批、盤石股份、航天云網、找鋼網、農信互聯。
此外,2018-2021市場交易規模(增速)分別為2865億元(24.83%)、3058億元(6.73%)、2691億元(-12.01%)、3190億元(18.54%)。
零售電商“獨角獸”16家,總估值1.86萬億元,占比38.65%;據估值排名依次為:抖音、小紅書、得物、車好多、興盛優選、美腕、途虎養車、美菜網、轉轉集團、新康眾、多點Dmall、1919、微店、誼品生鮮、夢餉集團、本來集團。
跨境電商“獨角獸”11家,總估值5566億元,占比11.51%;Shein、空中云匯、Akulaku、Patpat、行云集團、KK集團、連連數字、PingPong、店小秘、縱騰集團、Cider。
物流科技“獨角獸”15家,總估值5904億元,占比21.21%;據估值排名依次為:菜鳥網絡、極免速遞、貨拉拉、滴滴貨運、日日順、豐巢科技、環世物流、中通快運、準時達、閃送、順豐快運、鮮生活冷鏈、福佑卡車、駒馬物流、擎朗智能。
數字生活“獨角獸”19家,總估值4564億元,占比9.44%;據估值排名依次為:滴滴出行、58同城、自如、喜茶、喜馬拉雅、哈啰出行、T3出行、瑞幸咖啡、淘票票、馬蜂窩、酷家樂、途家網、客路旅行、小胖熊、曹操出行、天鵝到家、如祺出行、驢媽媽。
數字健康“獨角獸”14家,總估值2073億元,占比4.29%。微醫、圓心科技、醫聯、Keep、藥幫忙、數坤、零氫科技、愛康、鎂信健康、美維口腔、藥師幫、好大夫在線、Fiture、春雨醫生。